返回我在现代留过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045章 魅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045章 魅魔

    吕惠卿上了抹邦山,自是先去拜了供奉于此的那枚佛牙舍利。m.biquge85.com

    说起来,这枚佛宝也是吕惠卿的‘熟人’。

    因为啊,它曾是王安石的收藏——起初,这佛牙舍利是在开封府咸平县的一座寺庙的佛塔之中发现的。

    因为是佛牙舍利,故此被人迎入京中。

    然后,自然的就被送到两府的宰执们面前。

    王安石崇佛,见之甚喜,便特意命人做了一个木浮屠的盒子,还在盒子上亲笔题了东府二字,将之收藏起来。

    其后,这佛宝随着两府宰执的把玩,次第进入了京中权贵京中流转。

    然后,先帝听说了此事,便命人将之迎奉到大相国寺供奉。

    不过,这个故事还有第二个版本——据说,当年佛牙舍利进入大相国寺后,当时的嘉王赵覠命人偷偷的将之拿了出来,收入自己手中。

    当今即位,有诏赐熙河敕建资圣禅院佛牙舍利,并拜嘉王为佛宝迎奉使。

    这佛牙舍利,才从嘉王府中来到熙河。

    当然在最初,根本没有人想到,这佛牙舍利竟有如此威力!

    不夸张的说,自从它被迎到熙河,供奉于此,其就已胜过十万大军!

    到得现在,更是与棉庄一起,共同成为熙河汉蕃贵族们的精神图腾。

    看着眼前,这数十个座屹立着的灵骨塔,吕惠卿有感而发:“主上还真的是……智计百出呢……”

    “以利合之,以义联之……”

    “熙河蕃部,顿时个个争先,人人效死!”

    “就连溪巴温、温溪心甚至阿里骨,如今都是恨不能为主上鹰犬!”吕惠卿回忆着,他上任后,从溪哥城、邈川城亲自到兰州来拜谒他的那两位吐蕃大首领以及阿里骨派来的使臣,在他面前的样子,也是眯起眼睛来。

    众所周知,自古蕃部、胡人就是最让统治者头疼的群体。

    因为,他们桀骜不驯,风俗、习性、生活习惯又与中央不同。

    所以,即使今日臣服,但说不准哪天就又会扯起反旗。

    就像羌部……

    自汉至今,陇右这块地乱不乱,就是羌部说了算。

    然而,吕惠卿自从上任后就发现了——本地的蕃部,实在是过于恭顺了!

    不管是吐蕃还是羌部、党项。

    对于经略府的将令,都是不打折扣的执行。

    而且,好多人还生怕执行的不够彻底,回去就开始加码!

    根本不需要他去和蕃部的首领们谈条件,讲道理,威逼利诱!

    元祐元年曾率军入寇的吐蕃大首领,青宜结鬼章,甚至在某次酒后说过这样的话:“若早知汉家阿舅,如此圣明,我等怎会与阿舅为敌?”

    如今,在熙河路的蕃部里,就数青宜结鬼章和他的儿子结瓦龊对青唐城的态度最为强硬。

    不止多次在他面前,劝说他用兵青唐,且愿为先锋,并自负甲械、粮草!

    还积极串联着包括温溪心在内的,与青唐阿里骨有仇的蕃部首领。

    一副誓要灭亡青唐吐蕃的架势!

    搞得吕惠卿一度都有些不适应——蕃部胡人,不是该两面三刀,唯利是图的吗?

    怎么这熙河路的风水这么好?

    一个个都公忠体国了?!

    该不会有什么阴谋吧?

    以至于,最开始的时候,吕惠卿还略微兴奋了一下,以为能有功劳捞。

    结果……一查才知道,这些混账杀才,纯粹是看上了青唐城周围的青壮劳动力和青唐城控制的西域商路。

    就和以包顺为首的征党项派,天天嚷嚷着‘西贼暴虐’,必须起兵征讨的杀才们一样。

    说白了,就是看上了人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地盘。

    这就让当时的吕惠卿惆怅了好久。

    他可还想着,新官上任三把火,先斩一个蕃部首领的脑袋来立威呢!

    无奈何,只好扭头盯上文官,抓着军功赏赐的事情做文章,砍了一堆倒霉货祭旗,顺便送了一个京朝官编管——什么玩意,也敢在他的麾下,贪墨、克扣、霸占士兵军饷/战功。

    简直就是嫌命长!

    至于杀了这么多文官,还废了一个京朝官,让他在士林中的评价进一步狼藉这种事情?

    吕惠卿要是在乎的话,还是他吗?

    “恩相……”李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吕惠卿回过头,看向对方。

    “您想要见的人,已带到了……”李夔凑到吕惠卿身旁禀报着。

    “且带进来吧!”吕惠卿嗯了一声。

    “诺!”

    片刻后,一名身材粗壮,年纪大约在三十上下,留着满脸络腮胡的军将,就被带到了吕惠卿面前。

    “南关堡兵马监押王舜臣,拜见经略相公!”

    吕惠卿微笑的看向,这个在过去,他根本不可能也不会关心的小使臣。

    但,谁叫此人,是官家圣旨之中点名让他培养的呢?

    据说是因为官家听说他射术精湛,故而见猎心喜。

    于是就又想着培养自己的卫霍了——这是赵官家们的传统了。

    碰到个堪用的武臣,就想着培养成自己的卫霍。

    可惜,很多时候,就算被他们发现了有卫霍潜力的武臣,最后也会被他们玩坏!

    譬如说,狄青,也比如说,种谔。

    不过,官家的旨意,对吕惠卿而言,属于瞌睡来了遇到了枕头——他正愁没法在熙河路,拉起自己的嫡系军头呢!

    这也是吕惠卿戍边的习惯。

    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想方设法培养起一批武臣新贵,然后让这些人去和原来的地头蛇唱对台戏。

    然后,他再居中裁判,以掌握局面,建立威信。

    就如他在鄜延路和河东路的时候一般。

    而吕惠卿用人和他做事一样,都是特立独行的。

    在他眼里,没有所谓的华夷之别,更没有什么贵贱之分。

    无论是汉人还是蕃部,在他面前都一样。

    能打就提拔,听话就重用。

    其他的,都不重要!

    因为,在其他方面,没有人能比他吕吉甫更牛逼!

    故此,到任后的这几个月来,吕惠卿有空就到处巡视,还真发现了一批堪用的武臣。

    于是,一一拔擢,授予权力,然后开始观察。

    看看这里面到底谁是真有本事?谁是水货?

    这也算是吕惠卿在鄜延路、河东路锻炼出来的技能。

    而眼前这位大名王舜臣,原名王大斧的小使臣,根据他的调查,运道很不错呢。

    短短四年,从一个行伍小卒,一跃而为一堡主将,还把武臣阶升到了小使臣的顶点。

    这可是好多将门勋贵家的子弟,也未必能做得到的升迁速度!

    据说,是因为他有向家的关系?

    想着向家,吕惠卿忍不住在心中哼哼两声。

    因为他想起了,和向家有姻亲关系的对头曾布曾子宣。

    但旋即,他就又在心里冷笑起来。

    因为,这两年向家和高家都有些高调。

    而外戚过于高调,是会挨铁拳的。

    铁拳一旦降下,自然会波及池鱼。

    所以,别看现在曾布得意。

    但过两年,指不定会变成怎样呢?

    于是,扶起面前的军汉,慨然道:“王监押不必多礼!”

    “我今日召监押相见,乃是听闻监押擅射,且有仁心,能治军,故此想见识一下监押的射术,顺便考校一下监押的治军心得……”

    ……

    王大斧这辈子,还是第一次拜谒像吕惠卿这样的宰执级人物。

    加上,吕惠卿有着对所有汴京人震慑加一的特效——熙宁变法的时候,吕惠卿受到的攻击和抹黑,仅次于王安石。

    可想而知,旧党的士大夫们,给吕惠卿编了多少黑料!

    自然,难免战战兢兢,汗流浃背。

    尤其是被吕惠卿扶起来后,他更是巍巍颤颤,连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经……经略……相公缪赞了……”

    “俺就是个粗汉,只会厮杀……并……并不懂甚练兵、带兵……”

    “嗯?”吕惠卿下意识的多看了一眼,见着对方脸上的憨厚尬笑与额头冒出来的汗滴,顿时乐了:“监押怕我?”

    “不敢!”王大斧腿肚子都有些发抖了:“相公虎威,俺……俺……俺……”

    “行了!”吕惠卿想起此人的跟脚——汴京禁军出身。

    而汴京的禁军们,在熙宁变法的时候,可是被介甫相公的狠狠的教训过——熙宁大裁军,一口气裁了十几个在京禁军指挥,还罢黜了一大批的禁军将官。

    自然,禁军里面,新党大臣的名声,不说是臭名昭著,起码也是人人喊打。

    “吾素来重英雄、喜勇士!”吕惠卿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壮汉,道:“监押且先为吾演示一番射术!”

    “诺!”王大斧虽然害怕,但不敢不从命。

    一刻钟后,吕惠卿不可置信的看着箭靶上的箭矢。

    五十步开外,以骑弓攒射,十箭有六箭命中靶心,其他四箭也都射在了靶心周围。

    关键射速还极快!

    不过半刻钟,就射出了十箭!

    这……

    吕惠卿领军以来,还从未见过如此神射之人。

    “难怪官家关注了!还特别下诏,叫我培养、拔擢……”

    众所周知的,历代赵官家,对于神射手都没有抵抗力。

    迄今閤门引荐武臣,必考的科目就是射术。

    “真好汉也!”吕惠卿回头,看向一脸憨厚的王大斧,语气都亲热起来:“舜臣啊,可愿入本官门下?”

    却是连考察都不需要了!

    直接将之列入,他吕惠卿的嫡系培养名单!

    因为,即使这个小使臣,只会射箭。

    但也足以,让吕惠卿在他身上下上一注——没办法,善射术的武臣,就如同善诗赋的文臣。

    先天就能让人高看一眼。

    何况,此人还有战功在身!

    已经在战场上证明过自己了!

    王大斧听着,却是被吓傻了。

    护法善神、说法马骝、福建子、本路大帅……要收自己当门人?

    他咽了咽口水,想要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时间脑子就和卡壳了一样,只会重复的说着:“俺……俺……”

    吕惠卿却是微笑着:“监押不必立刻答复!”

    “可回去仔细想想,在某离开抹邦山前答复就行!”

    他知道的,这个叫王舜臣的小使臣背后是向家。

    虽然,只是一个向家的旁系族人。

    但也确实应该和向家商量,至少也该知会一声。

    不然的话……

    就是背叛!

    当然,吕惠卿也知道,这个事情,向家人高兴还来不及呢!

    王大斧听着,下意识的拜道:“诺!”

    ……

    看着那名叫王舜臣的小使臣远去的身影。

    吕惠卿砸吧了一下嘴巴。

    “此子,莫非不止有些运道……甚至还有些福气?”

    一个四年前的禁军大头兵,在四年中,就连续打破行伍士卒的天花板。

    一路从亲兵走到不入流武臣,然后又在战争中乘风而起,依靠战功,一路跳到小使臣的顶端。

    这或许能用运气解释。

    但,其神射之术,被天子听说,还记到了御前的屏风上。

    甚至,还让天子特别降下指挥,要求他到任后培养一下,提兵提拔。

    这就已不能用单纯的运气解释了。

    方才,此人面对自己这个经略相公亲自招揽,却没有昏头立刻答应。

    反而结巴起来。

    无论他是真的懵了,还是心中不敢。

    这都说明了他,确实是有些福气在身上的——换一般人面对一路大帅的招揽,哪里会犹豫?

    可,这样一来,即使不会得罪向家,至少也会失去向家的扶持。

    但此人这一结巴,却在向家面前大大加分!

    向家人只要不傻,就会加注!

    外戚,当然需要在军中有人。

    但又不能太亲密——太亲密了,宫里面就会犯嘀咕。

    所以,有些香火情,有些恩义就够了。

    想到这里,吕惠卿就对着不远处的李夔招手:“斯和啊……去问问看,普济怀恩大师那边如何了?”

    “诺……”李夔领命而去。

    没多久,他就回来禀报:“上禀恩相,普济怀恩大师,正与归义军众人说法……”

    “归义军众人如何?”

    “皆痛哭流涕,顶礼膜拜,口呼活佛、菩萨、圣僧……”

    “嗯!”吕惠卿点头。

    对智缘的佛法修为(忽悠功底),吕惠卿是放心的。

    毕竟,在熙宁初年的时候,此僧就曾靠着一张嘴巴,被介甫相公父子,尊为上宾。

    其后又主动请缨,跟着王韶到熙河开边。

    传说,当初包顺兄弟归顺大宋,就有此僧之功!

    真真是一张妙嘴,开口就能舌灿莲花。

    只要是信佛的,都抵抗不了他!

    便与李夔吩咐:“斯和,且为吾准备笔墨纸砚……”

    “吾要上奏天子,禀明熙河内情以及归义军众人之事……”

    自到任以来,吕惠卿一直保持着平均一个月一封奏疏、札子,向汴京城的官家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

    这个度,他是衡量过的。

    太频繁,则显得过于谄媚、肉麻。

    频率太低,又很容易让官家对自己的印象模糊。

    一个月一封就刚刚好。

    就是……

    吕惠卿想起,官家批复的札子、奏疏上的文字。

    他不由得咽了咽口水,即使铁石心肠,冷酷如他。

    也常常被官家的御笔批复的文字所感动。

    “相公是朕倚重的国家天柱,宜当好生将息自身!”

    “来札已阅,相公拳拳忠贞报效之心,实令朕欢喜!朕实不知,该如何酬谢相公忠孝爱护之心!已诏有司,追赠相公父祖……”

    诸如此类的关心、爱护的文字,几乎总会出现在汴京送回来的批复。

    有些时候,官家甚至会特意派人来熙河问他——相公有什么需要的吗?

    相公身体怎样?饮食起居如何?

    官家不仅仅只是嘴上关心。

    实际行动,也是一点都没落下。

    这才几个月,他吕惠卿身边就有了由五名太医官领衔的超过二十人的御赐医疗团队。

    不止负责给他诊脉、还给他的家人、亲戚甚至幕僚们诊脉看病。

    一切医药,都是御赐的御药!

    而,他最初到任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太医,三个实习太医。

    如今的这个庞大的太医团队,是过去几个月,官家不断恩赏的结果。

    在这样的温情攻势下,别说吕惠卿了,就算是石头,也早被焐热焐软了!

    但吕惠卿那里知道,这些事情,其实是赵煦将现代的茶妹妹们养鱼的技巧与手段改了改,然后用来攻略大臣。

    事实证明,效果非常棒!

    小魅魔茁壮成长!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