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398章 爱学学,不学滚
“呃,特派员,其实吧,刚才我们都是乱说的,就是跟刘工程师开个玩笑。
www.luanhen.com”
钟乃荣讪讪地说道。
“对对,我们就是开个玩笑。这样一座山,能采个50吨都不容易了。”
“我包的那座山比这个还大,只采了30吨就采不出了。”
“我才2……,呃,我乱说的,我自己打嘴巴。”
最后那位二子哥话说到一半,就看到高凡向他投来一束凌厉的目光,吓得赶紧改口。
卖惨也要讲基本法啊,说得太惨,就是把特派员当成傻子了。
高凡等到众人都不吭声了,这才向刘炎林说了一句“刘工你继续吧”,然后便退后一步,重新与裴恒学站到一起去了。
刘炎林愣了一小会,大致就是从待机状态恢复过来的意思,然后抖擞精神,向众人说道:
“这样一座矿,按照池浸法工艺的理论上限,是可以采集到120吨以上的稀土氧化物的,但在实践中,由于采矿、浸矿、沉淀各个环节的损耗,矿渣覆盖矿体带来的损失,还有经济性因素导致的低品位矿土的废弃影响,实际能够开采出来的矿产按氧化物重量计算,也就是60吨至70吨的样子,大家同意吧?”
这一回,大家不便再隐瞒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我们的新工艺,能够解决池浸法工艺存在的各种问题。在使用新型浸出剂的情况下,还可以把传统浸出剂无法浸出的稀土元素也提取出来。经过我们一个月的试生产,我们估计,这样一座矿山,我们能够稳定开采10年以上,前五年每年产出稀土氧化物不少于20吨,后五年平均每年在10至15吨之间。”
“什么,一年20吨!还连续五年?”
“后五年每年还能采出15吨?”
“这加起来,不就……最起码有150吨了?”
矿主们都震惊了。
我的乖乖,如果真能采到150吨,就算承包费涨到60万,自己起码也有100万以上的利润啊。从30万到100万,足足多了70万的利润,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刘工程师,你们这个技术,好学吗?”
有人忍不住就大声发问了,那意思,恨不得今天就向刘炎林拜师学艺,明天就能把那100万给赚到手了。
“我觉得,这技术也不难吧?”另外一个人装出一副高冷的样子说道,“刚才刘工程师不是说了吗,就是拿盐水浇到山上,然后在山下挖条沟,接山上流下来的水,这些水就是稀土母液了。”
“对对,好像是蛮容易的。”
“这个还是要请人家专家来教一下吧,毕竟也是人家发明出来的办法嘛。”
“对对,就算一眼就看会了,起码也要请专家抽包烟嘛。”
然后,刚才那个清朗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刚才是谁说看一眼就会的?你现在可以走了。”
大家又是一哆嗦,尼玛,咋忘了旁边还有个特派员呢?
稀土矿主,都和泽研所的工程师们打过交道,因为采矿、浸矿这些事情,多少是有些技术含量的,请工程师们去指点一下,效果远好于自己瞎琢磨。
和工程师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大家也摸到了这些工程师的特点,那就是智商颇高,情商普遍欠费。
在讨价还价方面,整个泽研所几百号人加起来,也不如一个矿主更厉害。
比如说,泽研所收取的技术指导费,是按每天30元计算的。如果换成精明点的工程师,拖一拖进度,把一天的活分成两天做,你也没啥办法吧?
你说这里的土需要分析一下成分,谁知道做一个分析要多长时间呢?
你去抽根烟,拉一泡带薪屎,矿主们还能拿你怎么样?
但现实中,这些工程师却是兢兢业业,好像生怕自己对不起人家付的服务费。矿主们私底下塞包烟,工程师们就会欢天喜地,不用人说自己就主动加班了。
正因为有过这样的经验,所以大家这次来学新技术,也都是存着白嫖的心理的。此前虚报产量是为了这个目的,现在声称一眼就能看会,也是出于这个目的。
照他们的想法,自己摆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对方就不好开价了。到时候请工程师们吃顿饭,送条腊肉,他们还不就把技术倾囊相送了?
计划很美好,却忘了今天现场还有一个阴险狡诈的特派员。
“你们不装叉会死啊!”
高凡一张嘴就是一句京味脏话:
“你们知道刘工是什么人吗?六十年代西交大的毕业生,你们固南全县的人读过的书,都没刘工一个人读过的多。
“刘工拿过一项国家发明奖,是去北京参加过颁奖会,和中央领导握过手的。至于部里、省里的奖,大大小小加起来有20多项,和部长、省长合影都不止10次,你们了不起能见过几回县长?
“这样一个人,专门跑到固南来,给你们传授技术,带你们发财,你们非但不感激,还在这里耍心眼,拿刘工的一片好心当成驴肝肺,你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是不是?
“刚才谁说这项技术简单的,你现在就可以走了。我们不求着任何人来学技术,我们的态度就一句话:爱学学,不学滚!”
这一串连珠炮似的话说出来,把众人都给说傻了。现场也就是裴恒学还能保持一点淡定,原因无它,几个月前他与高凡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高凡也是这样数落人的,那叫一个嘴不饶人啊。
“咳咳!”
刘炎林先打破了现场的僵局,他向众人挤出一个笑容,说道:
“那个,刚才高助理说的事情,也有些夸大哈,其实我在北京拿的那个奖,是我们整个研究室的,不是我一个人的。
“原地浸出法这个工艺,还是有一些技术难度的,不像大家看起来那么简单。山上的注液井要开在什么地方,打多深多大,都是要经过计算的,这样才能保证浸出的效率。
“这个工艺最大的难点,就是控制渗漏的问题。如果让浸出的稀土母液只流到收集沟里,而不会流到别的地方去,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技术……”
<!-- 翻页上aD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