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北宋穿越指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36章 1131【海外也可以发展农牧业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136章 1131海外也可以发展农牧业嘛

    长盛园中,几个劝农官前来汇报。www.biquge700.com

    为首者唤作焦德润,算是朱国祥的再传弟子。在行礼拜见之后,他让下属打开一副江南农业地图。

    焦德润介绍说:“唐代的时候,江南以种稻为主,辅以桑、茶等作物。当时盛行稻田休耕法,直至宋代早期,江南部分稻田还在休耕。”

    “但在唐代中后期,江南的大部分熟田种稻,已经一年一熟,不再休耕养肥。也是在唐代中后期,江南的稻麦复种区域增大。”

    “这种局面的改变,是在前宋引进占城稻之后。江南出现一年两熟的稻子,又或者水稻、油菜两熟,稻麦复种的面积渐渐减少。”

    “棉花传到江南,局面再次改变……”

    焦德润用一根竹条指着地图:“从江阴沿着江岸、海岸,一直到杭州湾的北部。这些府县的土壤含沙量高,盐碱也高,不太适合种稻,反而适合种棉。这里虽然也稻棉轮作,但以种棉花为主,已经达到七棉三稻。这里可称棉花区。”

    “杭州湾北边的盐官县,到杭州西北方这一片,属于农业过渡带。种什么都可以,说不太清楚,所以可称过渡区。”

    “太湖南部到杭州北部,这一片地势低洼、土地肥沃,其实种水稻的更多,稍微贫瘠的土地则桑树混种其他作物。桑三稻七。这里可称蚕桑区。”

    “还有浙江西北部、金陵府南部、太湖西边的丘陵,也以种植桑树居多,同样可以称为蚕桑区。”

    “太湖以北,在丹阳、江阴、无锡之间的区域,基本上全部种植水稻。这里可称水稻区。”

    “太湖以东的平原,也主要种水稻,再混种棉和桑,并且有大量纺织工场。可以称为稻织区。”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可以称为茶竹区。”

    对着地图简单讲解几句,朱国祥立即就明白了,比那些治民官啰嗦半天更清晰。

    朱国祥问道:“这是农民自然而然种植形成的,还是你们这些劝农官引导的?”

    焦德润说道:“兼而有之。前期以农民为主,后期以劝农官为主。不过真正总结出来,还是最近的事情。这幅江南农业地图,是浙江省和金陵府的劝农官联手绘制。”

    “你们做得极好。”朱国祥点头微笑。

    焦德润说:“农民为了赚更多钱,往往不听我们的,一窝蜂跑去种棉花。即便是现在,这幅农业地图的划分也不绝对。尤其是在水稻区,依旧还有许多农民三棉一稻轮种。这样种也行,但太浪费肥沃良田了。”

    朱国祥问道:“需要官府出手吗?”

    “一般不需要,”焦德润说道,“但官府可以劝导,即便那些地方的农民非要种棉,也最好是两棉一稻,而不是三棉一稻。”

    “我们做过实验,算上豆粕等肥料的成本,再扣除不同种法的病虫害减产,在纯水稻区进行两棉一稻种植,农民的总体收入比三棉一稻、一棉一稻和单种水稻更高。”

    “另外还有一些地区,如果水稻、油菜轮种,又比两棉一稻的收入更高。”

    “以上这些,都以现有的米价、棉价、油价来论。如果哪一样的价格起伏过大,具体怎么搭配种植最有利就又会变。”

    朱国祥听得更加满意,点头微笑赞许。

    焦德润说:“每一个区域,我们都会在乡村刻碑,写明不同的搭配种植之法,列出上、中、下田大概能收获多少。农民看到了碑刻内容,可以自己选择怎么种。”

    朱国祥拍手大赞:“你们做得极好,当刊载于《大明月报》进行表彰。”

    听到这句话,在场的所有劝农官,都喜滋滋的笑起来。

    大明开国之初的这些劝农官,一个个可都是干实事的,隔三差五就会下乡走访,平时也多待在自己的试验田里。

    就拿江南百姓来说,刚开始都不把劝农官当回事儿。

    老子世世代代都是乡绅、农夫,祖辈传下来的种田之法还会有错?还需要你们这些当官的来教怎么种地?

    可一年一年下来,百姓对劝农官愈发信服。

    不但信服,而且还尊敬。

    别的官差下乡,老百姓都防着,警惕性极重。换成劝农官下乡,乡绅和农夫抢着接待,主动把好吃的都拿出来。

    一些乡绅家里过大寿,甚至专门派人去宴请劝农官。

    田里出现什么变异品种,老百姓也记得劝农官的交代,好生照料的同时赶紧上报劝农衙门。

    ……

    这些劝农官,被朱国祥留在长盛园吃饭,临走时每人赏赐三十块银元。

    次日,寻宝三人组的王崇度又来求见。

    “你们是皇帝资助的?”朱国祥问道。

    王崇度说:“最初的船只、人手和资金,皆为陛下所赐。我们成立了一家商社,皇室占七成。后来发现了澳州,陛下又赏赐一成股份。不但我们三人有股份,商社里还有十多人也得了。陛下说,等到澳州五年期满,再给我们5%。到时候,就是皇室占股55%,商社的高层职员占股45%。”

    其实占股多少,现阶段都无所谓,收支情况完全是一笔糊涂账。

    害怕打击探海团队的积极性,朱铭连监督人员都没派过去。那些家伙就算往私人口袋里乱塞钱,朱铭也只当没发生过,毕竟探索未知海域危险性极大。

    历史上,葡萄牙、西班牙的探险者,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况。受王室资助跑去远航,虽然规定了分给王室多少利润,但实际操作起来根本无法查验。

    等探险者彻底打开了局面,葡萄牙、西班牙王室才另派人手去摘桃子。

    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更是一塌糊涂,就连极盛时期都年年亏损。大股东和外派高管疯狂捞钱,靠不断吸纳投资者来抬升股价,于是中小型投资者和散户靠着炒股赚钱。

    最后崩盘了,大股东、历任高管、已经抽身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其余来不及抽身的投资者赔得是血本无归。

    朱国祥问道:“你这趟回杭州是来做买卖?”

    王崇度说:“回禀上皇,做买卖只是顺带的。澳州多金的消息,早已传遍浙江。杭州城内外多有生活困顿之民,以前他们不愿出海,如今却是踊跃报名。”

    许三夫妻俩这种双职工,在杭州其实并不多。

    主要还是靠男人赚钱,而女子则打些零工赚家用,比如做针线活、给人做帮佣等等。

    一年到头,全家能存两三贯钱已是极限。

    如果遇到一场大病,立即返贫,难以为继。即便病好了,也要加倍劳累干活,赶紧把欠债给还上。

    每年都有人沦为乞丐,济养院等福利机构根本收不完。

    由于朝廷鼓励移民,包括杭州在内的地方官,都喜欢把乞丐扔给移民衙门,赶紧送去边疆地区眼不见为净。

    王崇度便是盯上了这些城市底层贫民!

    朱国祥问道:“澳州有多少人了?”

    王崇度回答:“有少数病死的。还有许多运气好,淘够了金子回乡的。这些都扣掉,澳州那边还有一万六千多淘金客。”

    “那么多?”朱国祥极为震惊。

    王崇度说:“那里的金子太多了,一个人带着金子回乡,就能吸引十个、百个出海。过去的全是糙汉子,小民又从南洋运了两批土著女子过去。那些土著女子也有三千多人,大部分都嫁给了淘金客为妻。”

    妓院生意,在澳州不好做。

    淘金客虽然多,但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哪还有心思去找妓女消遣?

    但愿意花钱买土著女子为妻的却多,大部分都是在老家没钱结婚的光棍儿。他们在澳州结婚,并非完全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更多的反而是想满足精神需求。

    第一,那些光棍儿想结婚想疯了,在澳洲淘金赚到一些钱,已经等不及回老家成亲。

    第二,淘金劳累了一天,窝棚里有妻子煮好饭等着,衣服脏了有人洗,衣服破了有人补。那小日子过得,让无数淘金客羡慕得很。

    朱国祥问道:“澳州粮食够吃吗?”

    王崇度说道:“已经有人不再淘金,转而买地开始种粮食。但大部分粮食,还是从爪哇岛运过去的。”

    朱国祥又问:“他们愿意舍金求粮?”

    “淘金终归是太累了,”王崇度说道,“我们抓了许多澳州土著去种地,但那些土著笨得很,怎么教都教不会。于是就想了别的法子,让土著去做最苦最累的开荒活。砍掉树木,烧掉杂草,再粗略的除去树根、石子等物,再挖一条水渠引过去。做完这些,就有淘金客愿意买地耕种了。”

    朱国祥点头:“原来如此。”

    土著是很难完美开荒的,但大部分累活已经干完。

    淘金客把土地买过来,只需把土著没有捡完的石子、树根进一步去除,就能在那片地里进行初次耕种。甚至连简易水渠都有,前两三年种植豆类,接下来几年就能慢慢耕熟。

    王崇度说:“我们还运了一些耕牛过去,愿意买田买牛的就更多。还有一个去过北方的船员,提议再运些马、驴、羊过去。澳州有大片草原,可以在那里放牧。”

    朱国祥说:“耕种和放牧极好。金子总有采完的一天,耕牧却能传诸子孙后代。”

    王崇度说:“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几家商社,也在往澳州带人过去。不过金山那边被我们占了,他们只能占别的地方,小打小闹还不成气候。就是玫瑰宝石的价格,被那些家伙给打下去,再也卖不出最开始的天价了。”

    说着,王崇度拿出一大堆欧泊,献给朱国祥及其后妃子女。

    这玩意儿虽然价格一降再降,但还是极为宝贵的,只是不能卖天价而已。

    朱国祥问道:“你觉得那里的金子采完,能有多少人愿意留下?”

    王崇度摇头:“说不清楚。估计有七八成淘金客要回家,但赚钱特别多的不敢回去。如果那边的土地开垦出来多些,放牧也能赚钱的话,可能会留下更多人。”

    “我给你调几个劝农官过去,海外也可以发展农牧业嘛,”朱国祥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劝农官都是宝贝,伱可得多给他们一些钱啊。”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