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437章 样本
九月中旬的时候,第一批军报在信使玩命输送之下,辗转抵达了朔方郡。
www.biquge85.com
邵勋此刻正登上高阙旧塞,俯瞰盛景。
山间孔道之中,一营又一营的武人迤逾而南,返回河南地。
他们刚刚结束在草原上的讲武。
远近部落都来了,数万人齐集,围猎黄羊、狐兔、猪鹿之属。
邵勋赏出去一大堆绢帛,收到了无数猎物,就连金雕都有数只,感觉都可以设个鹰坊,专门放鹰取乐了。
兴之所至,他也下场奔马驰射,命中猎物十余,引得胡汉军士一阵欢呼。但自家人知自家事,身体机能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毕竟五十三岁的人了。
如果他不是天子,还是个武将的话,兴许能像李嗣源那般,五十岁那年,面对铺天盖地的契丹骑兵,破口大骂,掷头盔于地,策马驰入敌阵,铁挝挥舞之处,挡者披靡,生擒一队帅而回。
但他终究当了天子,练武都没以前那么规律了,更兼看不穿红粉骷髅,难以抵御女人大雷、大靛的诱惑,被她们「骗」走了许多元气。
以后要改!
不过当他转身看到身后的莺莺燕燕们,一个个身穿或洁白、或火红的皮裘,脸红通通的时候,又将之前的念头抛到九霄云外了,一把将诸葛文豹楼入怀中,满足无比。
小娘皮二十三岁,第一次时痛的哭出来了,现在食髓知味,一股妇人风情,最是诱人不过,以至于诸葛文彪都有些不满,直让邵勋怀疑姐妹俩快要翻脸了。
「陛下.」诸葛文豹仿佛没注意到姐姐不悦的眼神,娇娇柔柔地轻呼了一声。
其他宫嫔纷纷看了过来,掩嘴轻笑。
邵勋松开了手。
这群母狼,越来越难以招架了,遂往外走了几步,让邵贞取来军报,反复研读。
南路军目前已经抵达于,屯于城外。
他们路上遇到了沙暴,小小地迷了一次路,差点全军覆没。
快要抵达于时,统帅李柏病重。诸将计议皆欲回返,李柏病中坚持前进,最终抵达于阗。
于阗王尉迟婆罗领一众附庸城邦归降,并上交汉以来历朝历代旌节,由李柏赐予其新的旌节及大梁「奉义于阗王」金印紫绶。
看到这个消息时,邵勋比较欣慰。
于是大国,也就弱于龟兹,比焉耆强,他们能降顺,南道已然尽数易帜一一南道其实就鄯善、于阗二国。
李柏在奏报上称,待病体稍愈,便要征发于兵马,扫荡周边,令其尽数归顺。
邵勋颇为欣赏,很有精神嘛!
老实说,他这也是吃了汉时红利了,不然仅凭三千兵马怕是难以让人归顺。
另外,大梁朝的这种行为,同时也是在维护这套羁摩一朝贡系统,兴许后世哪个王朝收复西域时,也会认为吃了梁朝红利。
一代代稳固,本就如此。
南路军之外的另一路偏师就是郑隆率领的北路军了。他们不过二万骑,却狂飙猛进卷起无数血雨腥风。
柔然的崛起大概是被他打断了。这一西遁,郁久间氏好不容易营建起来的部落联盟呈土崩瓦解之势,至少漠北那些部落会离心离德一一兴许有一些「傻子」还听郁久间氏的,
但其威望已然大挫,说话肯定不如以前好使了。
郑隆之外,也有拓跋鲜卑贵人私下里写信给邵勋,请求发兵漠北,除恶务尽。
邵勋暂时没有回复。此事将来能考虑一下,这会不行。
柔然起于漠北,往西域发展,目前的模式是夏天在漠北西部放牧,秋天南下西域东部。这个部落被打跑后,短时间内漠南漠北都没有统一的可能了。
一个王朝,有个四分五裂的草原邻居不知道多幸福。
与两路偏师相比,中路主力真就大部分时间赶路,截至八月中,杨勤部才出交河、高昌,与焉耆交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邵勋想了想,若焉耆不降,婴城固守,怕是不好打。
如果他来指挥,那就是抓野外绿洲的百姓,驱使他们填沟壑,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靠杨勤那点兵,强攻硬打,怕是拿下焉耆就无力继续了。
当然,这事不用他教,都是基本套路了。
「陛下,快来教我射箭。」不远处响起了一声轻唤。
邵勋回过神来,却见诸葛文豹拿着一张小弓,可怜兮兮的,立刻走了过去。
文豹最近正当红,邵勋还是很宠她的,于是来到她身后,耐心地教导一一与其说是教导,不如说是调情。
其他女人有点看不下去了,纷纷各自结伴,欣赏起了大草原上雄浑壮丽的风景。
******
九月下旬的时候,邵勋已经准备离开朔方郡了。
此郡乃羁郡,太守是出身诺真水汉的奚体仁,设有两县,账面上户口一万多人,
实际远远不止,因为很多部落的人口无法点计清楚。
查户口这事,邵勋已经用平常心看待了。
毕竟后世二十一世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户口都是不准的,别说这会了。
朔方郡真实人口当在二万上下,报万余人,其实已经很给面子了。
不过对于他们,邵勋有绝招。
他已令少府沿着黄河及其支流两岸查探,规划出公地,开挖沟渠,然后修建翻车提水,以利农田灌溉。
正所谓黄河百害,唯利一套。河套的精华其实就在前套、后套、西套平原上,朔方便是后套,农业条件自不必多言。
不信你们这些杂胡不被农耕的收益吸引,便是作为放牧的补充,都足以大大提升生活水平了,也能极大增强抵御天灾的能力。
不过要想全部转为农耕,既不现实,也没必要。事实上直到唐末五代,这里仍是耕牧并举。党项、回鹃、突人什么都搞,就是没有纯种地的,盖因单一农业模式风险较大。
「不知为何,朕很喜欢这里。」黄河边的土台上,数千军民正在忙着修建仓城及河浦码头,邵勋让人铺了一张毡毯,坐了下来,随口说道。
「住久了就不喜欢了。」山宜男坐在邵勋旁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丝,说道。
「怎么?不太高兴?」邵勋轻笑道。
山宜男很坦诚地点了点头,道:「你和我讲故事的次数都少了,心里是有些不舒服。」
邵勋笑得像条狗一样,她心里有我「再为我生个孩子。」他说道。
山宜男有点招架不住了,转移话题道:「赵王所提之事,你可想好了?」
「哦,那件事啊,我意已决,赐铸钱炉两座。」邵勋说道。
山宜男所提之事源于昨天收到的一封信:赵王请于高昌铸银钱。
邵勋随口问了山宜男几句,她说最好问她的姨母羊献容。不过羊献容懒得来,这会大概在骊山泡温汤,不用受气,生活乐无边。
山宜男说便是封建了,高昌亦是大梁属国,不可私铸钱币。
邵勋深以为然,但他又很愿意支持三郎的想法,于是赐铸钱炉二座,让他弄一个银币型制出来,以后这种银币也将是大梁朝的法定货币,虽然中原大概率不会铸几枚,这种新银币大概率只会在西域区域性流通。
「看样子你已作出决定,妾还有什么好说的?」山宜男说道。
石美人带着两个小跟班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为两人取来了些茶水。
山宜男扫了三人一眼,石氏避开了她的眼神,应氏、王氏则心虚地低下了头。
皇后积威,石美人不怕,她俩还是怕的。
东晋小朝廷的后宫,就那么几个人,现在已然分成三个派别了。
诸葛姐妹一派,石美人一派,山宜男自成一派,山宜男以前很受宠,不过最近当以诸葛姐妹势头最盛。
而离他们坐处不远,为邵勋产下过一子的段氏渐渐认命了,与儿媳可朱浑氏、小姑子慕容氏、高氏、公孙氏算是一派,人多势众,也不可小,盖因邵勋居然敢和段氏共枕而眠,一起过夜了。
至于其他小派系,则比不上她们。
「三郎若能通过铸钱盘活高昌,我定要让其详细写下经过、心得,发来洛阳,给太子看看。」邵勋说道。
其实,他已经给三子回信了,并提了一些实操方面的建议。
比如,他建议在高昌设立「货币兑换所」一类的机构,不承认西域胡商自已带的域外银币,至于银器之类的更不承认了。
想要在高昌做买卖,就必须先把银条、银块、银器乃至各种金银币去兑换高昌当地铸造的银币,然后才能使用。
这里面有个前提,即你需要辨别胡商手里的金银成色,然后确定一种兑换比例。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城邦林立,各自铸造银币,同样不承认其他城邦国家的货币在自已境内流通一一私下里肯定有流通,但官面上是打击的。
一艘外国商船开过来,带了许多外国银币,首先要到货币兑换所兑换,当时采取的是抽查化验的办法,确定银币成色,给出汇率。
时间长了,每个国家的货币是什么样,大概都有数了,在金融业十分发达的阿姆斯特丹,定期给出各国货币汇率,是最权威的数据,省去了很多化验的环节。
后来,当法国因为战争而开始铸造劣质银币时,消息传出,阿姆斯特丹市场上的法国利佛尔汇率立刻暴跌。
各国都争着铸银币,想尽办法拒绝外国银币在境内的流通,且不允许银条、银块、银砖、银豆子之类的东西流通,都是为了铸币税。
说白了,货币就是个一般等价物,用金银做货币已经很厚道了。不厚道的话,就是纸钞,甚至像元朝时江浙商人搞了一大堆贝壳去云南买商品,一本万利,搞得云南经济差点崩溃。
邵勋给儿子的建议,就是让他有点铸币税收益,虽然可能没多少钱,但要有这个概念。
再者,波斯银币横行西域,面上也不好看啊。
除此之外,金银铜的比价也需注意。
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金银铜的比价是不一样的。
相对于外国而言,中国古代长期金贱银贵,大部分时候金银比价在1:10以内,1:5的时候是最多的,甚至1:2都不鲜见。
但其他地方不一样,这就存在套利机会了。
只不过这会航海业不发达,很难做到而已。但历史上明朝那会,荷兰人可是在日本大量套购铜,当做船只压舱物运回欧洲,又在明朝套购黄金,甚至还在明朝套购铜钱,卖到安南、日本,总之利用各国贵金属的利差,大发其财,属实钻到钱眼里了。
邵勋有一肚子通过金融、商业改造国家的办法,奈何出于现实条件,很难做到,高昌是一个不错的局域样本,他会长期观察。
九月底,他离开了朔方,经河西回返关中。
而这个时候,杨勤部的先锋骑兵也赶到了龟兹附近,侦查骚扰的同时,静静等待主力大军的抵达。
<!-- 翻页上aD开始 -->